網頁

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

競爭力大增 鴻夏技術合體 台廠有壓力


中時電子報作者許庭瑜╱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 201643 上午5:50
工商時報【許庭瑜╱台北報導】


鴻海昨(2)日終於正式與夏普簽約,夏普不只擁有OLED面板關鍵技術,在其他產業領域也有著墨,包括太陽能、物聯網,甚至轉投資的康達智還有光學鏡頭事業,不免讓市場好奇,未來這些技術都納入鴻海旗下後,是否對其他台廠造成競爭壓力。

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分析,鴻海加上夏普這個組合,幾乎可說在全球面板業立於不敗之地,未來可望左打韓國、右逼大陸,對其他面板廠來說,的確是一大威脅。

至於夏普旗下的其他技術,如太陽能或者鏡頭等,就目前鴻海的企業版圖及太陽能報價仍偏低來看,應該不會是短線發展主軸。而針對市場傳言大立光可能受到威脅,陳奕光認為,大立光技術還是獨霸全球,兩年內要超越並不容易。

德信證券副總經理則提到,隨著鴻海握有夏普的技術與專利,其集團拿下品牌廠大單的機率也隨之增加,不排除擠壓其他機殼廠、PCB廠。

整體而言,台股專家還是樂觀其成,認為這次結合是將鴻海競爭力推向高峰之舉,鴻家軍加入了夏普的品牌、專利價值,以及領先技術後,無論是在爭奪蘋果訂單,或與韓國三星競爭,都起到重要的功效。

連乾文指出,雖然就全球OLED的供應情況來看,三星穩居第一且遙遙領先,不過夏普手上還是握有部分關鍵技術,所以若能夠由鴻海提供資金繼續研發,可望與三星匹敵,特別是在高階手機面板、大型電視面板這兩塊,會更具有效益。


回歸到股價面,專家認為短線鴻海從72元漲到83元,其實已提前反應與夏普的利多,續飆漲的機率不高。此外,雖然去年鴻海EPS9.42創歷史新高,但是在迎娶夏普後會如何影響配息,以及夏普何時轉虧為盈,都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。

0 意見: